頭像

自動體外除顫器AED:救命神器,中國市場何時鋪開?

2019-09-09

     

來源:器械之家

來源:器械之家

2019-09-09

     

自動體外除顫器AED:救命神器,中國市場何時鋪開?



我國每年心髒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,相當于每分鍾約有1人發生心髒性猝死。一旦發生心髒驟停,如果身邊的人不能及時施救,患者4分鍾以後的存活率將急劇下降,大腦也將遭受不可逆的損傷。

發生心髒驟停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,想象一下,如果你身邊的人突然出現這樣的狀況,在這黃金四分鍾內,你會怎麽做?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無疑是立刻撥打120,這是非常正確的,但是在救護車到達現場之前,我們能做些什麽呢?此時如果你身邊恰好安置了自動體外除顫儀(AED),將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髒驟停患者。


一、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,一個關乎性命的“小箱子”



自動體外除顫器(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,AED)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、自動電擊器、自動除顫器、心髒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,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,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,並且給予電擊除顫,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。與醫院中專業除顫器不同的是,自動體外心髒除顫器只需要短期的教學即可會使用。



釋放電流前通過電極片檢測心率是否符合使用條件(圖片來源:網絡)

 機器本身會自動判讀心電圖然後決定是否需要電擊。全自動的機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替病患貼上電擊貼片後,它即可自己判斷並產生電擊。半自動機型則會提醒施救者去按下電擊钮。在大部份的場合施救者即使誤按了電擊钮,機器也不會作出電擊,有些機型更可使用在兒童身上(低于25公斤或小于8歲),但一般必須選擇兒童專用的電極貼片。



AED設備說明圖(圖片來源:網絡) 


AED設備使用起來很方便,只需簡單的五個步驟:
1. 開啓AED,打開AED的盖子,依據視覺和聲音的提示操作(有些型號需要先按下電源)。2. 給患者貼電極,在患者胸部適當的位置上,緊密地貼上電極(通常而言,兩塊電極板分別貼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頭外側,具體位置可以參考AED機殼上的圖樣和電極板上的圖片說明)。3. 將電極板插頭插入AED主機插孔。4. 開始分析心律,在必要時除顫,按下“分析”鍵(有些型號在插入電極板後會發出語音提示,並自動開始分析心率,在此過程中請不要接觸患者,即使是輕微的觸動都有可能影響AED的分析),AED將會開始分析心率。分析完畢後,AED將會發出是否進行除顫的建議,當有除顫指征時,不要與患者接觸,同時告訴附近的其他任何人遠離患者,由操作者按下“放電”鍵除顫。5. 一次除顫後未恢複有效灌注心律,進行5個周期CPR(心肺複蘇術)。除顫結束後,AED會再次分析心律,如未恢複有效灌注心律,操作者應進行5個周期CPR,然後再次分析心律,除顫,CPR,反複至急救人員到來。


二、主要玩家




飛利浦HeartStar FRX、HeartStart OnSite智能救心寶(圖片來源:網絡)

 飛利浦HeartStart OnSite智能救心寶当前產品重量、體積最小,進入中國最早(2014年),全球知名度最高,占有率最高,電極片設計簡便,經驗豐富,專業論文及專利非常多。該AED沒有可視屏幕,而是通過語音提示指導操作。 飛利浦HeartStar FRX整機重量小于等于1.5kg,尺寸小于6 x 18 x 22cm,智能除顫電極提前預置在AED中,開機後無需再連接電極到機器上。同時配有成人、兒童/嬰兒通用電極。




美敦力-菲康旗下AED当前產品(圖片來源:網絡)

 菲康品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,與世界醫療当前產品巨頭美敦力合並,自此菲康成爲美敦力的一個業務部門。2012年由于雙方合作理念的差異,菲康又從美敦力品牌中獨立出來,2013年菲康作爲獨立品牌再一次回到世界醫療行業內運營。從1955年菲康品牌創立至今,該公司一直只專注急救除顫領域当前產品的研發和生產。
菲康Lifepak CR Plus全自動體外除顫儀采用傻瓜式設計,緊急情況下只需取出電極片貼到病人指定身體部位(粘貼部位在電極片及機器上有簡單形象的圖片標識,簡單方便)即可自動識別分析病人生命體征,如儀器分析判定需要除顫會自動啓動除顫,並伴有語音提示,爲非專業醫護人員提供放心快捷有效的急救工具。



卓爾公司旗下的ZOLL AED Plus公共除顫設備(圖片來源:網絡)

 卓爾是世界急救複蘇領導者,總部位于美國馬塞諸塞州,專業致力于開發和銷售醫療設備和軟件解決方案。卓爾的AED Plus 配備 了Real CPR Help®(實時按壓反饋),是一款具有心肺複蘇反饋工具,能夠監測心肺複蘇質量並爲胸外按壓深度和速率提供實時反饋的AED,具備語音和文字提示功能。



日本光電旗下AED当前產品(2150K系列及最新的3100系列)(圖片來源:日本光電官網) 

日本光電成立于1951年,当前產品涵盖了心電、監護、神經電生理、急救、臨床檢驗、實驗室設備、臨床信息系統以及家庭醫療保健等諸多領域。自1990年至2008年,日本光電陸續在中國設立了三家分公司:上海光電醫用電子儀器有限公司、美荻特光電醫療軟件(上海)有限公司和尼虹光電貿易(上海)有限公司。2012年7月1日,爲了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,向用戶提供更好的当前產品和服務,日本光電整合三家公司的資源,成立了全新的上海光電醫用電子儀器有限公司。
2150K系列当前產品標語爲“只需三步,即可挽救一條生命”。第一步打開盖子,立刻有語音提示,指導救援人員如何施救。第二部只需將撕開襯墊後的電極片粘貼到患者身上(不需要區分左右電極)。第三步按下電擊按钮進行電擊即可。
而該公司最新的3100與2150K系列相比,前者體積減小40%,重量減輕15%,電極帶有彩色圖解,可以高效指導救援人員將電極粘貼至正確位置。



邁瑞醫療旗下AED当前產品,型號:BeneHeart D1(圖片來源:網絡)
在邁瑞成功研制出AED之前,世界上制造AED的公司主要有美國的菲康、ZOLL和荷蘭的飛利浦。邁瑞当前產品投放市場前,中國市場上的AED幾乎全部由這三家公司所壟斷。當時,每台AED價格在4萬元以上。爲填補AED技術的國內空白,國家科技部將AED項目列爲國家科技支撐計劃,項目落戶邁瑞公司。邁瑞的加入,使得每台AED的價格從4萬元下降到了2萬元,極大地改變了AED的市場格局。
邁瑞醫療旗下的BeneHeart D1是配有可視7寸大屏,易于指導,一鍵切換中英文語音,一鍵切換成人/兒童模式等先進功能,適用性強,數據導出方便全面。


三、美、日等發達國家公共急救意識強,急救設施配置完善,AED進入中國13年,仍難觅蹤影


日本AED分布圖(圖片來源:網絡)

我國央視關于AED的相關報道(圖片來源:網絡) 

美國、日本、瑞士、德國等國,公共場所AED配置率高,連大巴車、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有設置,AED有定位和報警系統。同時每年還有專項基金用于實施公衆除顫計劃,鼓勵接受培訓的非專業大衆能隨時使用AED急救,實現了民衆急救知識的高度普及,一般中小學生都有相關的急救培訓。 截至2015年,全球自動體外除顫儀的產值約爲9.5億美元。與發達國家相比,中國的便攜除顫市場尚未真正啓動,國內市場規模在2010年僅有約1億元,而我國約有房顫病人800萬~1100萬名,每年大約有100多萬病人死于心髒驟停,具有較大的潛在市場(數據來源:中國知識產權報)。
據有關資料統計,各國每10萬人配有AED的數量:日本235台、美國317台、澳大利亞44.5台、英國25.6台、德國17.6台、香港地區10台。而中國每10萬人的AED數量,約0.2台,趨近于零。


深圳寶安機場航站樓AED設備(圖片來源:網絡)
我國公衆醫療設備AED配置率非常低,目前公共場所僅有部分機場、車站、市民中心有配置,且配置的AED後期缺乏有效管理導致被閑置,很多AED成了“擺設”。以北京爲例,雖然從2006年就開始在首都機場等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器,但截至目前(2019年1月,央視統計)全市公共場所配備的數量僅維持在兩三百台的規模。
雖然目前我們還很難在地鐵站、車站等公共場所看見AED的身影,但慶幸的是,我們從民間到政府正在逐步推進公共除顫計劃。


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航站樓AED設備(圖片來源:網絡)
目前中國在應急救護方面,面臨的尴尬是:比起“不會救”,更大的問題在于“不敢救”。記者調查發現:一是配置AED的城市和公共場所不多,二是即使配置了,也存在沒人敢用的尴尬。要想推廣AED,不僅僅是配置AED設備的數量問題,更重要的是配套的公衆培訓,讓更多的人“會用”。而“敢用”的問題,則需要政府推動,掃清法律障礙,讓見義勇爲的急救不再尴尬。
1. 配置方面近年來我國在主要城市的大型交通樞紐(車站、機場等)及人流密集型場所陸續開展AED配置工作。上海市是我國目前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器數量最多的城市,總數約爲1200台,占全國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數量的一半左右;海口美蘭機場AED15台;杭州公共場所配置15台;深圳機場在2016年陸續配置AED85台。


微信搜索AED顯示上海市AED配置分布(圖片來源:網絡)
2. 技術層面目前“AED地圖”的發布是“互聯網+急救”邁出的第一步。通過將精准的地圖位置納入院前醫療急救體系,探索構建立體化的城市院前急救信息系統。2016年12月,騰訊公司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,聯合數據合作夥伴“遠盟康健”、“第一反應”、“心喚醒基金”共同發布“AED地圖”服務。2017年4月,百度地圖與“第一反應”機構合作,正式上線百度AED地圖,接入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13個城市的376個AED地點。


201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(圖片來源:網絡)

 3. 法律層面爲了免除急救人員的後顧之憂,營造良好的公衆急救氛圍,歐美等發達國家基本都制定了公衆急救免責的法規。2017年前,國內只有杭州、深圳、上海等少數幾個城市頒布了地方管理條例,規定現場救護的行爲不擔法律責任。2017年3月15日,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,其中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:因自願實施救助行爲造成的受助人損害的,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。條款幾經修改,最終不再區分救助人是否有“重大過失”,只要見義勇爲一律不擔責。這一善意救助者責任豁免規則,被稱作“好人法”,其用意是鼓勵善意救助傷病的高尚行爲。 AED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正逐步走進公衆視野,開始在中國公共場所扮演急救重要角色。但同時,在急救常識和技能培訓等方面,我們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,還有不少差距,因而造成AED沦爲擺設。
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提供的數據,2011-2015年全國接受紅十字會系統救護培訓的人員1900萬人,進而推算出我國群衆性救護培訓的普及率達到1.5%左右。實際上,群衆受過急救培訓的比例還不到1%,市民的急救知識與技能的相對匮乏,極大限制了院前急救的搶救成功率。
因此,推進AED配置和增強群衆急救意識這兩方面應該同步進行,二者缺一不可。AED的推廣,不是一件“砸錢”就可以實現的工作,需要群衆從意識上接受,“會用”、“敢用”AED等急救設備。 總結 中國心髒猝死的人數每年約55萬,每日至少1500人心髒驟停位居全球之冠。其中不足1%的人成功獲救,僅僅是美國的三分之一。公衆心肺複蘇技能的普及和公共場所AED覆盖率這兩大因素決定了生死的差距。遺憾的是,AED進入中國13年,普及率仍較低,現行一系列政策正在加快AED在各大主要交通樞紐的布置。 多年來,AED一直依賴進口,飛利浦、日本光電、卓爾等AED設備領先企業占據了中國近80%市場。受迫于進口当前產品的高價格高,導致我國在AED的花費上成本高昂、普及上舉步維艱。要加快AED的普及範圍,打破進口当前產品高價格的壟斷勢在必行。在AED國產化的進程中,以邁瑞爲首的諸多中國企業堅持自主創新、一直在AED技術上尋求突破。邁瑞醫療目前在中國AED市場占到了20%以上的份額,而且已將当前產品銷售到了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

相關閱讀

更多
  • 【器械專訪】美國菲康公司中國區總經理--趙若輝

    2015-11-09

  • 醫械巨頭雅培Ellipse除顫器被一級召回

    2019-08-20

  • AED——你必須學會的救命神器!

    2017-10-19

  • 急救新風口?跑贏救護車的無人機AED

    2022-01-21

  • 精准智能:邁瑞醫療無創呼吸機新品全面上市

    2022-06-02

  • 二級!飛利浦主動召回33982台病人監護儀、2650台心電圖機!

    2019-01-17

評論

請登錄後參與評論...

友情链接:数控滑台 | 山东球磨机 | 安防产品 | 三防灯 | 立式砂磨机 | 储能设备 | 方形摇摆筛 | 聚甘油酯 | 空气换热器 | 冷凝水循环试验箱